最好的季家还是要在秋后。每个人都发了一个橘子之后,江小满开始一步一步的教这些小朋友做小桔灯。规则也提前说好了,碰到自己实在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举手示意,她们三个老师都会下场帮忙。用来做小桔灯杆子的,是赵明红路上掰的树枝。各种各样的都有,直接让这些孩子们自己上台选了。做好一个小桔灯,就自己上台选。胡春花负责用针线给这些孩子们把橘皮部分和木棍连接在一起。小桔灯的蜡烛没有点亮,而是准备让这些孩子们带回去和家里人分享。“这就是你们的中秋赏月花灯了!”江小满和胡春花以及赵明红三人都忙的一身是汗,三个人的后背都汗湿了一大片。不要以为带孩子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一个孩子就足够吵闹了。当几十个孩子叽叽喳喳起来,那种杀伤力不是一般声音可以比拟的。这些孩子们手里提着自己的小桔灯。有的还在橘皮上做了一些小小的镂空设计。还有的翻出了自己的铅笔,在橘皮上用力的划出了自己的名字。还有的东倒西歪不成样子。这些作品或好或坏,都透着孩子们才有的童趣。江小满站在讲台上,问大家,“你们都记住了如何制作小桔灯吗?”有的孩子说记住了,有的说没有。江小满笑着说:“那你们把小桔灯带回家,记住了的小朋友就教爸妈如何做。没有记住的呢,就和爸爸妈妈一起重新学着这盏小桔灯,然后再做一个,怎么样?”李珍珍眼睛发亮,显然抓住了重点,“我可以教爸爸妈妈吗?”“当然,你会做,他们不会,你就是他们的老师呀!”李珍珍更兴奋了,原地跳了几下,“好!我今天晚上就要教他们做!”江小满没有限制时间。这些孩子大多父母都是在市医院工作,绕是到了中秋,也会有几个孩子的家长在医院值班。所以这个亲子作业是提前了好几天布置的。一个星期的时间,总会有空的吧!“好!别着急!”江小满控制全场。因为她会想出各种有趣的游戏,还会带着他们做手工。育红班的孩子们几乎都把江小满当成了孩子王。对她的话是非常顺从的。“这样,每天我们都选一位小朋友到台上来讲述自己是怎么在家制作小桔灯的过程。全凭自愿,大家到时候自己举手,由你们来选,到底是谁来说,好不好?”不管有没有听懂。这些孩子们反正是无脑相信江小满的。甚至江小满话都没有说完,就有小朋友高兴的举起手来。当然,江小满不光会跟这些孩子们说,这几天也会不厌其烦的把这个小桔灯的事情告诉家长们。这也是江小满到了八十年代才发现的情况。父母与孩子之间,其实更多的像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有的孩子甚至对父母的感情还不如和育红班的老师。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情况。